7月初,澳大利亚与矿业有关的两项新税———矿产资源租赁税(MRRT)和碳排放机制(CPM,也称碳税)正式实施。不出所料,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并未大幅上涨,而是基本平稳伴有小幅震荡,预计中长期仍处于下降通道。这就是说,澳大利亚开征新税所增加的成本,基本上都由矿企承担了。
这种情况,对钢铁生产企业和下游行业固然是件好事,但对我国企业在澳大利亚进行矿业投资,无疑算得上一种利空,虽然潜在损失不是很大。
按照征税原理,MRRT本质上是对矿石采挖环节的超额利润征税,而且,包括前期投入等可以优先从征税基数中扣除。我国在澳大利亚投资较晚的矿山,资源条件比力拓、必和必拓等老矿企要差许多,加上前期资本性投入的扣除和矿价下跌等因素,投产后盈利水平很可能达不到交纳MRRT的标准;换言之,如果一个矿山项目够得上交纳MRRT,说明这项投资是比较成功的。碳税,则针对直接排放温室气体2.5万吨/年以上的500家左右大型企业(其中矿业企业100家左右)征收,每吨温室气体排放征收23澳元~25澳元。矿山企业主要因矿车燃油和自备电厂燃气直接交纳碳税,也会因使用外购电力间接负担碳税。此番征收碳税,虽然分摊到每吨铁矿石上增加的金额较小,据有关企业测算每吨铁矿石只承担0.25澳元左右,但对我国投资海外矿山运营成本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投资矿山属于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除传统的技术、经济、法律等风险外,就目前我国到海外投资铁矿山的实践看,最值得警惕的,一是市场风险,二是“资源民族主义”风险。
理性判断市场风险
所谓市场风险,也就是铁矿石存在降价趋势会使某些矿业投资项目失败的风险。
曾几何时,“资源性产品长期看涨”、“铁矿石会涨到200美元/吨以上”、“石油涨到200美元/桶以上”的舆论氛围干扰了投资者的正常思维,引得各种企业都要进军矿业,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则是“逢矿必涨”。这种情况,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不长,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足有一定关系。铁矿石属于资源性产品,但世界上铁矿资源并不短缺。铁矿石与其他资源性产品一样,有其客观的价格形成机制:主要由资源禀赋决定的铁矿石成本高低悬殊,成本最高的边际产品成本得到弥补,它决定了长期均衡价格。但市场并不总能达到供求平衡状态,在短期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或会因供不应求使边际产品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这正是过去和目前呈现的情况);或会因供大于求使边际产品不能弥补其完全成本而只能弥补变动成本。
从发展趋势看,目前铁矿石价格正向长期均衡价格靠拢,不排除未来一定时期内出现供大于求,边际产品仅能弥补变动成本的可能性。决定这种趋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需求方面,过去十年世界铁矿石消费增量大多产生在我国,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增量空间减小,“金砖五国”中其他四国铁矿资源丰富,基本都能做到自给自足,除此之外,至少目前还看不出世界上还有别的铁矿石消费增长点;二是供给方面,近几年来中外矿山投资项目密集投产,供给大量增长,会很快迎来供求拐点,尤其是资源条件好、成本低的“三大矿山”大量扩产,等于在供给曲线的前端“插队”,将把成本高的铁矿石“挤出”供求曲线交点之外。这就是说,投资海外矿山(当然也适用于国内矿山),一定要对未来铁矿石“长期均衡点”的位置及其相对应的均衡价格有较可靠的判断,同时要对自己的投资项目在供给曲线上的位置有理性判断,以避免将来“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警惕资源民族主义风险
资源民族主义(Resource Nationalism)没有统一定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常被赋予贬义,一般是指为了本国利益限制资源产品出口或从出口资源上谋取更多利益的政策和行为。在安永(Ernst & Young)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资源民族主义被列作“全球矿业和金属业主要战略性商业风险”中的首要风险。
资源民族主义政策一般包括:提高或新开征与资源开采有关的税费,限制外资对本国矿产资源投资或将已投资项目本国化或国有化,以禁令或征收出口关税方式强制或促使矿产品在本国进行深加工,探矿、采矿权“限期不用就收回”等。一般来说,本国钢铁产业有发展要求的国家,例如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通常通过征收出口关税限制铁矿石等钢铁原料出口,以便使本国钢铁企业获得廉价钢铁原料,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而本国钢铁产业发展要求不太迫切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非洲等,不仅不会限制反而鼓励铁矿石出口,但政府期望通过增税等方式从矿业分得更多利益。这些,都会增大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矿业的风险,有可能使本来经济合理的项目变得不合理,本应成功的项目最终归于失败。
我国铁矿石资源禀赋差,到海外投资铁矿等资源是《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正确方针,规划还确定了增加权益矿供给1亿吨/年的目标。钢铁行业在继续坚持积极投资海外矿业,提高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市场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意识,加强投资前期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近期某外媒指出,近几年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矿业的若干重大失败案例中,不舍得对前期研究咨询投入是重要原因之一,其结果“省了小钱,亏了大钱”。这些教训,有关企业一定要引以为戒。
(单 加工中)
编辑:一百加工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