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1%,1-7月平均同比上涨3.1%;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1-7月平均同比下降1.0%。从今年3月份以来,物价同比涨幅连续回落。5月份仍然高达3%的月度同比涨幅在最近两个月接连跌破“3”“2”,也为整个政策调整预留了空间。在目前的情况下,实际的产业环境恶化和政策宽松的朦胧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也造成了大宗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大起大落,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后期钢价的走势成为市场各方都关注的重点,下面笔者结合手头掌握的信息为大家作些简要的分析。
CPI持续回落加大政策调控空间
1.8%的物价同比涨幅是自2010年2月以来30个月的新低,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本月保持了相对稳定。由于天气原因,国际农产品和国内农产品价格近期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随着夏粮的收获期来临,国内农产品价格所受影响不会大。
年初至今,猪肉价格连续回落,而玉米价格却不断上涨,猪粮比持续位于盈亏平衡点之下,养殖户叫苦不迭。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猪肉价格7月份同比下降18.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71个百分点。
而与食品价格相比,未来资源品价格、劳动力价格将成为影响物价更为重要的因素。
今年以来,新一轮资源品价格改革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整个市场中的价格水平。水、电价的调整,无疑将对居民消费价格产生长远的影响。而国际油价的连续上涨,更是迎来了国内又一个油价上调的窗口。
大宗商品价格依然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上涨,依赖于经济稳步增长,生产企业有较强的生产意愿,然而目前经济下行,无论是终端还是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都处于下跌通道,尤其是工业品企业目前亏损较为普遍,生产意愿较低,开工率不足。唯有当PPI环比出现正值后,即原材料价格对产成品形成成本支撑后,才真正对商品价格带来上涨动力。
目前CPI和PPI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在存有通缩风险的前提下,滞涨的风险依旧严重。国内短期依然只能依靠投资拉动,投资者必须关注三个指标:信贷的增长、工业增加值的上升以及PPI环比的回升。投资拉动经济的传导机制最终将反映到价格上,而PPI的环比指标将成为短期市场反弹的关键信号,也将对大宗商品短期内形成支撑。
在连续降息之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降至3%,而1.8%的物价同比涨幅更是远低于这一利率水平。回归“正利率”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使得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松动有了进一步的预期。由于近期全国恶劣天气多发,导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预计8月CPI将小幅反弹至2.0%但仍处低位,有利于货币政策宽松。而市场中不乏央行仍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降息的判断。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受08年4万亿影响,央行仍会非常谨慎。央行在《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受劳动力成本、资源性产品和部分不可贸易品价格存在趋势性上涨压力等影响,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扩张性政策刺激增长的效应可能下降、刺激通胀的效应则在增强。
从目前政策面出发点考虑,主要还是着力于“渐进,可控”,要说真正的保增长,只要和08年一样大量投放货币,给实体经济输血注水,经济增长还是可以保证的,但是经济增长低效,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不可过分期待,未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定会是审慎宽松,不会出现突然逆转。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一个多月前,全球主要央行你方唱罢我登场,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韩国央行等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要么降息要么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即便是美联储,也哼出“延长扭转操作到年底”的小调。再往前追溯12个月,以巴西为主的一些新兴经济体为应对经济疲软先后连续降息,拉开了各自宽松政策的序幕。与之相比,目前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者似乎更倾向于无为而治,这首全球宽松进行曲遇到了一个抹不掉的休止符。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度恶化,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在财政刺激政策上难以施展拳脚,由央行挑大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不二之选,“宽松”货币再度成为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旋律。但经过前期运用降息等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后,各国央行在提振经济的大原则之下产生了新的思考,“谋定而后动”成为很多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默契。有的央行反复强调要仔细评估之前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的重新将稳定物价提高到与促进增长并重的地位,有的开始担忧持续宽松将导致调控失灵进而强调政策储备,还有的需要保持政策独立性,不被政客或党派左右……
美联储无所作为,一方面是因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意识到,单纯依赖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美国当下的经济难题;另一方面也是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潜在副作用心存疑虑。此外,从时点上看,美联储不想大动干戈,也缘于规避大选之年卷入党派纷争。有分析指出,如果美联储未能在9月中旬的央行年会上推出QE3,那么只能等到来年再说。
从全球来看,除美联储外,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近年来都启动了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但目前的头号难题是传导机制失灵,央行投放的天量资金只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并未转化为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动能。因此,从次序上看,在推出新一轮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之前,利用政策工具修复传导机制,才是上述央行的当务之急。
外部环境不稳定,导致国内央行货币政策难于抉择,要是先于国外实行宽松政策,国内将受到外国货币回流的冲击,推高国内的通胀水平,而要是一直维持现有紧缩政策不变,国内实体经济将受银根紧缩影响,目前钢铁行业全行业出现的危机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受银根紧缩影响,所以目前国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影响到了国内经济运行。
三季度钢价走势大预测
在政策面调控空间加大的情况下,后期政策面调整偏向于适度宽松,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会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调微调。下半年,如果欧美经济不能稳定下来,中国出口形势不会有大的改变;而在投资方面可能会有所增加,因为中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比如财政方面力度较大,货币政策方面已经连续调整利率,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消费方面,总体来讲不是很足,但中国最近一两年来对民生工程加大力度,见效的话,过高的储蓄会释放出来,内需会提高一些。
最近几个月,由于钢材需求持续在低位运行,而收紧的银根加上在钢铁贸易上持续暴露出的资金黑洞促使银行针对钢贸行业恐慌性的催收贷款,直接导致部分贸易商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如果不切断传导效应的话,下一个就是中小型的钢厂,最后是国有大型钢厂,这一定不是国家希望出现的现象,所以最近可以看到的是一方面钢厂限产保价,挤压上游价格,目前煤铁价格都临近成本线附近,再次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是钢价跌幅趋缓,反弹力度虽然不大,但对市场信心还是有所提振。
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目前的型价都是处在一个低位运行的态势,短期虽然有反弹,但是中期趋势随着原料成本大幅下降,钢厂后期放量生产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在这样的预期下,只有反复低位整理后,市场库存才能再次集中,推动市场价格的上扬,三季度钢价走势将在低位运行,有一定的技术反弹要求,但是幅度不会很大,主要是修复前期大跌后的市场信心。
(加工 承)
编辑:一百加工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