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存渲泄超出社会库存影响:有人或许将本轮下跌归咎到贸易商抛售库存放大了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这么认为,今年年初至今无论流通性贸易商还是融资性贸易商都处于库存去化的过程中。这样的行为在主动或被动的迫使下持续进行。流通性贸易商由于无法接受去年一年钢厂出厂价格与现货价格倒挂,钢厂协议量大量减少或取消。而融资性钢贸商一方面没有投资渠道去冲减贷款成本,另一方面银行监管加剧,导致跑路情况增多。
在实际调研中,在二三线城市库存已经大幅萎缩,流通库存实物释放冲击力较小。而本轮钢价的下跌我们认为是企业产成品库存前置渲泄造成的。由于协议户大量减量,在产量不减的情况下,钢厂的产成品库存大幅积压。部分钢厂今年的销售策略已经由以往的朝南坐,转向平贴市场。
我们近期看到大量钢厂销售人员开始开发终端企业,拜访市场说服协议户增加订单。市场出现大量一单一议,目的地定价销售等钢厂直接充当零售商角色的行为,以缓解企业内部库存压力,企业产成品库存的前置渲泄是造成7月钢价崩溃的主要原因。
从另一方面看国营钢铁企业低于现金成本生产的本质即以行业利润补贴下游全产业链运转,除了电力行业外,完全市场竞争这样的状态不能长久。若后期需求仍以低迷状态显现,行业体制性弊端必然导致市场机制更严重的反噬,直到亏损让部分产能无法忍受为止;
“自残”式的市场竞争:当下钢铁行业中长期最核心的研究重点在于判断未来产能的取舍问题。国营钢铁企业盈利由5月开始逐步恶化进入亏损状态,在亏损额逐步扩大的同时,奇妙的是5、6、7三月情理之中的减产并没有发生,这显然不能用去高价原材料存货所导致的减产前期工作来进行解释,因为钢厂原材料存货基本在6月已经调整完毕,大部分钢厂原材料存货只备一个半月所需,少数钢厂甚至只有两周左右存货。但8月份国营钢厂减产计划仍显零落,产量继续维持高位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存在即是合理的,从钢铁企业传出“宁要亏损也要保市场份额”的动员令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出刺刀见红的气味。大致国企的竞争策略逐步明晰。
即“不减产是死,减产更是死”。详细解释如果优势民营产能压迫国营钢厂减产亏损让出市场,破产退出行业只是慢性自杀的时间问题,而拼死一搏弹尽粮绝前拖死对手才有一线生机。国企兼具国家信用的内在特质,在地方政府扶植和银行授信上存在天然优势。而民营企业在前几年利润高涨所催生的高速扩产潮中,软肋就是资金链劣势。只要国企通过歧视性政策输血,用长期自残式亏损拖拽对手进入微利泥潭,可以换得行业产能洗牌后“剩者为王”的机会。
如果国企选择这一方向,后期我们可能会发现首先减产的是高效率民营钢铁企业,当然这对大部分上市公司倒是一件好事。长期隐患是畸形行业结构下导致产能逆淘汰后,低效产能胜出,行业产能周期消亡,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被行政配置资源所取代,这也是我们在中期策略《仿佛若有光》中所担心出现的情况。
(资讯 来料)
编辑:一百加工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