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上市公司“中考”发榜的日子了。昨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工作已全部收官。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盈利能力出现了下滑,但从左图历史季度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似乎有见底企稳的迹象。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两市2453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1.64万亿元,同比增长6.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万亿元,同比下滑1.54%。其中银行类上市公司仍然以强大的“吸金”能力保持着增长,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8%,5452亿元的净利润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52.9%。剔除银行股后,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下降的幅度更大,高达17.57%。
分板块来看,金融股较多的沪市主板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微增0.86%,而深市主板公司拖了较大的“后腿”,上半年净利润降幅达19.53%。同为小盘股“栖息”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半年“境遇”差距较大,创业板上半年整体净利润同比微降1.7%,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降幅却达10.9%。
行业篇 二季度盈利现环比改善
从行业的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情况来看,2012年成为5年以来行业中期业绩表现最糟糕的一年,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上半年经历了比2008年更为严酷的经济寒冬。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从二季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环比增长的行业增加,还是从近七成行业同期销售毛利率提升来看,盈利情况出现了改善迹象。
据Wind统计显示,在申万23个一级行业中,2012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保持同比增长的只有6个行业,17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行业业绩大面积表现普遍不佳。对比过往4年的数据,17个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的2012年是5年以来行业中期业绩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令人欣慰的是,上半年行业盈利情况存在逐季改善的情况。根据Wind统计数据,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环比增长的行业有11个,12个行业净利润环比下降。到了二季度,当季净利润环比下降的行业减少到了6个,为有色金属、商业贸易、采掘、食品饮料、化工和交运设备,而净利润环比增长的行业则增加到了17个。
其中,一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到了二季度转为环比增长的行业有11个,分别是房地产、电子、信息设备、综合、建筑建材、公用事业、信息服务、农林牧渔、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特别是房地产、建筑建材,一季度净利润环比降幅都超过50%,二季度却出现了60%以上的环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还有二季度环比增速由负转正的公用事业、机械设备、信息服务,特别是公用事业一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超过47%,二季度环比增速却达到了125%以上,季度业绩改善显著。此外,交运设备二季度的净利润环比降幅比季度缩小。由此可看出,随着降准降息以及项目审批加快、扩大投资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推出,对二季度相关行业,如机械设备、交运设备,都起到了正面刺激作用。
不过,也有化工、采掘、有色金属,以及商业贸易、食品饮料等5个行业,出现净利润环比增速由一季度为正转为二季度负值的现象。化工、采掘、有色金属等上游行业作为强周期行业,季度净利润环比向下变化的情况显然与上半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下行有关。
和上半年行业盈利情况存在逐季改善类似,相比一季度,多数行业二季度销售毛利率也出现了提升,这为盈利提升也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到,有15个行业的二季度销售毛利率比一季度有所提高,其中金融服务销售毛利率提升最为明显,从一季度的21.80%增加至27.95%;公用事业、电子、信息服务这三个行业的销售毛利率也出现较大增长。记者陈刚
库存篇 去库存压力有望逐渐缓和
从全部半年报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存货压力仍较大,去库存风险仍然存在,且行业之间出现分化。不过亦有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随着企业存货去化的加快,上市公司去库存压力或有望逐渐缓和。
剔除不可比数据之后,2365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末存货金额共计4.73万亿元,较年初的4.32万亿元存货金额相比增加了9.5%,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逾两成。不过与今年一季度超过25%的存货同比增速相比,上半年末存货同比增速已经有所放缓,显示上市公司在二季度的去库存力度有所加大。
分行业来看。占存货比重最大头的房地产行业,149家房企今年中期的存货金额总计约1.4万亿元,较年初的1.3万亿元增长了7.6%,二季度存货仍增加了560多亿元。而比较工业类行业和消费类行业的存货情况可以看到,工业行业的库存压力普遍较大。目前工业类企业存货金额总计约为2.5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接近18%,较今年年初则增长13%,仍有待进一步去库存。而主要消费类行业存货金额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中期库存水平则与今年年初基本持平,存货压力较轻。
从库存同比增速来看,增速较高的行业主要有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房地产、采掘、交通运输等。值得注意的是,食品饮料行业库存同比创出新高,其后续去库存进程的加快可能对企业盈利造成压力。而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库存同比增速则较低。不过,仅从库存金额来看或难以反映企业库存状况的全貌,存货跌价亦应考虑在内,如钢铁行业虽存货量高企,但由于钢价下滑明显,致使其存货金额总量增速并不快。
由于中报业绩反映出的是滞后指标,进入7月以来,随着企业主动去库存的力度加大,企业库存状况已经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从统计局公布的PMI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项数据来看,库存压力似有缓和的迹象。7月PMI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则环比下降4.3%,两者之间的差值在缩小。
有分析人士认为,产成品库存的大幅下降表明企业不断加力去库存,而原材料库存指数的连续两月回升或表明企业开始逐渐补充原材料。两者的一升一降或表明主动去库存正接近尾端,主动去库存压力有望逐渐减小。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目前产成品和原材料差值显示的库存压力指数较前期有所缓和,不过该现象是阶段性的还是表明去库存已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尚需中微观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实习记者祝乃嘉
资金篇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6%
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于零,意味着生产经营较为正常,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而销售回款速度下降和企业存货增长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经营性现金流。同时,企业扩产、购买商品、开发新产品等也会导致经营性现金流下降。
Wind数据显示,剔除金融类公司后,2401家上市公司今年半年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3553.97亿元,同比增长16.02%,其中有1278家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出现增长,占比为53.23%。
这2401家公司上半年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总额约为101743.64亿元,同比增长12.74%。同期,这些公司用于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总额为8104.63亿元,同比增长11.35%。销售收入增速高于产生的现金支出。相比之下,这些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9.78%,经营性现金流净值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
环比来看,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增加更为明显。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上述2401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共计-82.3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超过70%;而到了二季度,这些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快速提升至3636.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5%。尽管这其中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是经营性现金流环比好转的趋势是明确的。
和净利润对比可以发现,现金流和业绩增长具有同向性。从上半年情况来看,2401家公司中有754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或扭亏,而这些公司中有532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也出现同比增长,占比近七成。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利润增长伴随着现金的流入和改善。
从行业的层面看,房地产、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三个行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增长最快。数据显示,138家上市房企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7.38亿元,而这些公司去年同期的现金流为-555.98亿元。72家纺织服装企业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4.1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6.36亿元;48家家用电器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4.41亿元,同比增长了2.27倍。
预告篇 三季报预增家数占比创新低
截止到昨日,沪深两市已有943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这一规模占到了A股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深市主板占到了100家,中小板与创业板占到了720家,沪市主板达到了123家。从目前进度来看,中小板公司中报业绩预警已经完成七成以上,创业板和主板的集中披露期将从10月份开始。
在已经发布预告的上述公司中,预增家数仅为103家,换句话说,目前已经披露的公司中仅有10.9%是报喜的,而预减家数高达155家,占比超过了16%,预减公司数多于预增类型52家。有统计数据显示,三季报预增家数占比为近八年来同期的最低水平,同时这一水平较之2012年中报预告时也有一定的差距。除了预减公司外,首亏与继续亏损合计达到了139家,160家公司预计三季度盈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方正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潘益兵昨日向记者表示:“宏观经济增速在二季度依然属于放缓状态,投资与出口增速仍然不理想,受房地产调控和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游产业链上的细分行业难言景气,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三季报依然不乐观,预计全年A股盈利都很难找到底部,这也是以市场“估值底”不断下移,并跌破历史底部的原因。因为没有业绩增速作为支撑,再低的市场估值也不具有投资价值。”
从预计预减公告之后的个股表现看,155家股票中有129家在发布预减公告之后到昨日的处于下跌,仅有26家公司逆势上涨。艾迪西、东晶电子、广晟有色、准油股份、塔牌集团的跌幅都比较大。另外从预增公司所属的行业观察,机械设备、化工、建筑建材所占的比例最高,金洲管道、利达光电、大华股份与歌尔声学在预告之后股价都是大幅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这一批三季报预告是在发布中报时一同披露的,股价变动更多的是在反映中报数据,所以三季报业绩预警的公告日效应不明显,这种现象也表明经过了中报业绩预警和中报业绩之后,市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已有所预期,但是还有不少创业板以及主板公司仍没有发布预警,这部分公告在9月份之后值得注意。
持仓篇 六大机构二季度增仓股曝光
随着中报披露落下帷幕,各大机构最新的持仓情况也终于浮出水面。Wind统计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券商、保险、社保、QFII、信托六大机构共计持有2170只股票,在二季度中,它们对1615只个股先后进行了增持或新进。
观察发现,截至二季末,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保利地产依然为机构最热衷的三只股票,持有家数分别达到了452家、418家、370家。
记者进一步统计到,亿利达、中信重工、奥康国际、东江环保等433只个股在今年的二季度首次迎来机构入驻,而长方照明、汉鼎股份、江河幕墙等1182只个股在二季度获得了机构的增持。其中立讯精密、飞利信、招商地产等8只个股机构的持股比例上升超过30%。
从六大机构增持个股的所属板块来看,机械设备板块中有140只个股入围,排名第一;化工板块中有88只个股,排名第二;医药生物板块中有87只个股排名第三。此外,信息服务、房地产板块各有79只、67只分列三、四位。
据Wind统计显示,在六大机构二季度增持的1616只个股中,只有518只在二季度上涨,占比为32.07%。相比之下,机构加仓的个股下跌占据多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通常是以中长线价值投资为基础,对于其持仓的个股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论得失;另一方面,机构增仓可能是对上市公司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前期介入价格过高,由于行情不佳被套牢。因此对待机构增持的个股也需要关注业绩与行业基本面。记者惠晨晨
筹码篇 近六成公司股东户数下降
2012年中报披露的大幕已经落下,在两市24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436家公司二季度末的股东户数较一季度相比有所减少,占比接近六成。股东户数的减少意味着持股集中度在变高,而在1436家股东户数减少的公司中,有不少公司的股东户数大幅锐减。
数据显示,首行节能、中际装备、鞍重股份二季度股东户数减少比例超过70%,分列一至三位;汉鼎股份、吉艾科技等6只个股的股东户数减少比例超过50%,处在第二集团;同有科技、普邦园林等18只个股的股东户数减少比例超过30%;大富科技、淮油股份等44只个股的股东户数减少比例超过20%。
从板块分类来看,在二季度股东户数减少比例前100名的个股中,医药生物板个股数量最多,达到18只;机械设备板块次之,为14只;电子板块排名第三,有11只;信息服务、房地产、化工板块亦有9只、7只、6只入围。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二季度股东户数减少的公司中,有472家公司自二季度以来实现上涨,占比达到32.87%。其中江山股份上涨116.20%排名榜首,百润股份上涨101.76居次席,红日药业上涨94.73%排在第三位。
不过在持股集中度变高的个股中,市场并非对其完全认可。*ST锌业自二季度来已经“腰斩”;亿晶光电、江苏索普等8只个股的跌幅超过了40%;向日葵、美欣达等41只个股的跌幅超过了30%;宜昌交运、山西焦化等189只个股的同期跌幅也在20%以上。
银河证券认为,对于持股集中度提高的个股,一方面要关注变化幅度的大小,以及是否为具有实质意义的变动;另一方面,业绩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如果业绩下滑过快,对预期的不看好也会让不少股东将其抛售。
(加工中心)
编辑:一百加工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