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看好在商城搞红薯加工,我认为是多赢之举,今天听了乔市长的加工网工作报告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来自商城县的基层市政协委员董顺笔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董顺笔委员为商城县兄弟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经过十几年精心经营,其系列米产品已畅销广东、上海、武汉、郑州等省内外城市。2009年公司成立了公司 基地 农户一体的商城县牵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和商城县牵手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8000余亩,拥有大型农机56台套,现已建立了5000亩优质高效种植基地。种植的超级杂交稻及优质香粳稻,得到用户好评。为信阳市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成为集农产品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销售和货运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为什么想到搞红薯加工项目呢?董顺笔委员介绍说,一则是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薯类作物因富含独特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因传统的生产工艺很难保证产品的安全卫生,目前省内乃至全国红薯粉丝大都是作坊式生产,上规模的、自动化的生产企业很少。同时因受利益的驱使少数加工业主利用劣质低价原料,危害了消费者。二则红薯种植是商城县的传统产业,全县5万多亩旱地大部分为山坡岗地,土质为微酸性的黄土,非常适合红薯种植,红薯生产季节较长,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优,为商城县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种红薯无人收购,当地农民只是种一些红薯用于喂猪,没有将其作为经济作物,以致大量土地抛荒闲置。
“目前的情况是,百姓非常喜爱红薯加工产品,当地的红薯加工的主要产品是红薯淀粉和粉条,属于初级产品,由于行业不规范,红薯加工产品没有统一的加工标准,没有品牌,没有产品质量检测,无法进入大中城市的市场。加上各个小加工厂红薯加工工艺为传统的制浆工艺,污染严重,影响了产品生产的环境和群众生活。只要上这个项目,实在是多赢之举!”
董顺笔委员扳着手指介绍说,第一,可以实现农民增收。长期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小规模经营无人问津,大规模经营无处可销,农民要么不丰产,要么丰产不丰收。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农民种植红薯的亩均纯收入可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亩均增加500元;商城县2万农户从事3万亩红薯生产,可增加收入900万元。同时农民的红薯藤还可以用于喂猪,一般每户可增加纯收入2000元左右。
第二是农业增效。项目建成后,商城县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将大大加强。随着薯业加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将形成薯类产、加、销、服务环节的相互联动,利益共享,势必使豫南地区红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发展避灾农业、绿色农业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是生产线建成后,将带动全县乃至整个豫南地区薯类综合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提高当地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带动了畜禽养殖、运输、包装等行业的发展。我对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