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供应压力,保护农民收益,政府相继实施玉米相关政策,如启动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再次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以及酝酿玉米运输补贴政策。今年,国家将收储价格下调12%,短期利空玉米,但受临储收购的刺激,玉米市场反而结束近7个月的下跌走势,出现反弹。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市场进入政策市,而长期来看,供应过剩局面不改,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前期价格下跌的逻辑
生猪养殖业出清产能,其他原料替代明显,玉米饲料需求下降,加之临时收储政策疑生变局,上亿吨玉米库存形成堰塞,2015年3月开始,玉米价格倾泻而下。
2013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进入去产能周期,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玉米饲料需求萎缩。
此外,今年大麦和高粱对玉米形成大量替代。通常,高粱价格比玉米价格低100元/吨时,替代优势显现。以华南地区为例,今年以来,该地区高粱价格基本在2000元/吨以下,大麦价格更低,而玉米价格在11月以前运行在2200元/吨以上,高粱和大麦替代优势明显。体现在数量上,今年1-9月,我国进口高粱809万吨,同比增加118%;进口大麦872万吨,同比增加104%。
201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文中未提及玉米,引发市场对玉米临储政策调整的猜想。在多重压力下,玉米价格一路向下。
短期呈现政策市特征
玉米集中上市临近,为保护农民收益,解决供需矛盾,相关扶持政策频出,玉米价格企稳反弹。从历史经验来看,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有明显支撑作用。国家今年再次启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为2000元/吨,较上年下降近12%,执行时间为2015年11月1日—2016年4月30日。收购价格下调短期导致玉米价格下跌,但随着收储的启动,玉米市场企稳。
此外,在刺激玉米消费方面,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同时,近期将出台给予南方饲料企业在东北购粮的运费补贴。
收储数量将左右玉米价格走势。影响收储数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库容,二是质量。经过七年的收储,国家玉米临储库存高达1.5亿吨,为增加库容,今年收购主体中增加了中航工业集团。不过,实际库容能增加多少,尚不能确切统计,后期需关注收购进度。质量方面,今年国家对临储玉米的质量要求较高,霉变控制在2%以内。玉米质量影响可入库数量,若质量偏差,则不能入库。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市场流通量。而这,将压低玉米现货价格。
长期供应过剩局面不改
玉米供应过剩局面不变,临储只是将玉米转移至国储,并不是被消化掉。其一,临储政策扭曲了市场价格,导致国内玉米供需失灵。临储玉米库存高企,市场普遍估计临储库存有1.5亿吨,相当于一年产量的70%。其二,在不出现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明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未必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从种植收益来看,玉米种植收益高于大豆,虽然水稻种植效益略高于玉米,但旱田改造成为水田需投入成本。且从收购价格来看,今年国家公布水稻收购价格与上年一致,未来水稻种植效益未必能保持高水平。其三,下游需求低迷,工业需求以及饲料需求增速仅为2%—3%。总体来看,国内玉米供应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总体来看,玉米市场短期现政策市特征,长期供应压力仍存。基本面对不同合约的影响也不同,临储政策的实施限制了1601合约的运行空间,1605和1609合约短期受临储政策支撑,长期由市场定价。操作上,1601合约将在1900—2050元/吨的区间内运行,而1605和1609合约长线有下跌可能,时间节点在春节之后。
( 承揽加工 加)
编辑:一百加工网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