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丰收季,今年,随着大庆市水稻的陆续上市,大庆市涉农加工企业加大马力促生产,这些企业的投产不仅彻底改变了大庆市水稻“原字号”的销售局面,还通过改变销售模式和延长产业链条等方式提升粮食附加值。
从大庆市农委获悉,大庆市今年预计就地加工水稻600万吨,除了小部分就地消化外,其余全部被加工成大米运往全国各地,年可创效近百亿元。
近年来,大庆市粮食种植连年丰收,但一直以卖原粮为主,粮食附加值不高,粮食资源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让“粮袋子”转化为财富,进一步提高粮食附加值?“目前的共识是改变营销模式和延长粮食产业链,把优质原料的价值"吃干榨尽"。”大庆市农委产业办的相关负责人说道。最近两年,大庆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和优惠的政策引来了大批粮食加工企业入驻,原粮在他们手中“镀金”后身价直线上升,有效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
松花江精制米有限公司就是肇源当地新崛起的一家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企业凭借当地优质的水稻和新引进的加工设施使肇源大米成功打入四川、云南等地市场,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近日,在大庆市肇源县松花江精制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所有稻米加工设备都在满负荷运转,一批批原料进入料箱、一粒粒雪白大米灌袋装车。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他们都是原稻销往南方,利润低,收入少。自从全面引入这套稻米生产线后,将水稻加工成大米后不仅每吨利润提升一百多元,销售网络也全面打开,市场供不应求。
“这些大米是运到云南昭通市的,咱们从9月底开始给他们发新米,到现在已陆续发了60多车。依托兴安村“兴安小町”这个品牌,咱这的大米在云南、四川非常畅销,正常情况下,现在一天走两个车皮不成问题。”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刘海忠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销售方式的变化,也提升了大米的身价,卖到各地批发市场的,平均每吨可增收1400元,而销往商场、超市等领域的,每吨则可增收2500元左右。
地处第一积温带的大庆市肇源县由于积温足、松嫩两江水源好,水稻面积逐年增加,稻米加工企业也由原来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百余家,年可生产大米8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
位于第二积温带的大庆市林甸县更是积极依托省引嫩总干扩建工程大力开发水田,引入陆河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项目,实现了农资生产、稻米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由于是错峰销售,抢占了市场空缺,增值更是明显。
“前些年,我们企业的营销理念还停留在"坐家"销售阶段,所以增值率并不高。最近两年,我们开始转变营销模式,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派专人跑市场,效果立竿见影。”该企业负责人介绍。
大庆市农委统计显示,大庆市水田面积已由过去的不足百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80万亩,稻米加工企业也从以前的不足百家,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家,年总加工能力突破600万吨,除少部分大米本地及周边城市消化外,大部分销往南方各大城市。(采编:柳莹)
( 加工订单)
编辑:一百加工网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