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吉林省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全省人参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座谈会,高德志参加了这次会议。“大家对吉林省现阶段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对于人参价格走势也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高德志说,“我在会上提出的观点是,大型企业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精加工,而不是投入巨资进行人参的种植,大企业和人参种植户应该各司其职。”
高德志认为,大家都知道人参价格的走势存在周期性,现在应该是到了一个下跌的小周期,大家没有必要过度悲观。一旦那些保持观望的深加工企业、大药厂开始大量采购,那么人参的价格肯定就会有所回升。只要挺过这个下跌周期,等到人参价格再度恢复上涨,到时赚个80万、100万并非没有可能。
人参价格为何会下跌?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就像很多商品的价格下跌一样,人参价格下跌的背后推手同样是供求失衡。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据吉林省农委参茸办公室主任孙振天介绍,为了改变多年来吉林省人参产业盲目扩张、低水平建设的状况,吉林省从2009年开始连续7年将每年新增采伐迹地种植人参面积控制在1000公顷,对于合理调配林地资源、稳定人参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吉林省严控参地指标及人参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吉林省内参农纷纷到其他省份种植人参。2015年,这些参农种植的人参大量上市并以吉林人参的名义销售,人参生产规模急剧扩张,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这成为导致人参价格下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另外,一直以来,制药企业都是人参的主要需求方。2015年12月31日是新版GMP认证的最后期限,生产企业一旦没有获得新版GMP证书,不仅无法开展生产,还将失去部分省份的药品招标市场。很多企业在没有拿到新版GMP认证的情况下,不敢采购原材料,导致人参的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这也是人参价格出现下跌的一个原因。
“供大于求导致吉林省人参价格出现下跌只是表象,根本原因还在于把人参作为原料转化为深加工商品的功课做得不够。如果以人参作为原材料的食品和化妆品被市场广泛接受,那么现在的人参产量远远不够。”吉林省人参商会首席专家丁立起告诉证券时报记者,2010年,原卫生部批准吉林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人参药食同源试点工作的省份。当年,吉林的人参销量就增加了2000多吨。两年后原卫生部正式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人参被允许进入食品领域。很多人正是从那时起看到了商机,所以才会大规模种植人参。人参种植周期长达5-7年,2015年上市的人参其实大都是2010年和2011年种植的。
当时大家都乐观地认为,人参(人工种植)获批成为新资源食品后,随着人参深加工企业研发出大量以人参为原材料的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对于人参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然而,乐观的预期却遭遇到现实的无情打击。一些人参深加工企业的确研发出了很多以人参作为原材料的食品、化妆品,但这些商品面临着同质化、简单化的问题,缺乏自己的特色。加之有关部门和企业对于人参的宣传不够,导致人参食品、化妆品被人们接受的进展不如预期,相关人参深加工企业的产能也没有出现预期中的骤增。
“根据我们的调研,人参价格之所以在2015年出现下跌,与大的宏观经济不无关系。”丁立起说,宏观经济的下滑导致人们对于人参的日常消费出现了萎缩,从一些经营人参的门店所反馈的情况看,正常生活中对于人参的消费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加工资讯)
编辑:一百加工网通讯员
|